2013年9月6日 星期五

JL談外資買方賣方,券商業務活動,證券分析師評等,因應空頭市場與最終生涯轉換(2009-2/8)雅虎關網誌轉至此

注意僅為方便教育研究用,絕不為個股推薦或投資建議,投資決策自行負責.
------------------------------------------------------------------------------------------------------------------------
I.外資券商分析師考評:(2013年因雅虎網誌關閉,搬家至此):
從讀者留言,可看出很多人對外資運作了解非常有限,簡單的說明如下,
1.外資本身考評分析師指標有三:

1).II/Asiamoney 與另付費顧問公司問卷結果-他們定期對所有投資台灣或亞洲的世界各類法人做問卷,詢問法人對分析師,Sales/Sales Traders等各項服務滿意度個別評等,各有不同評價指標,最後有總排名,每年公布,台灣媒體也有引用(見所附舊剪報),前二者各有缺點,所以當時我們 另付費作較深入分析.

2).定期將分析師的買/賣報告與業績做連結比較,這會與公司資源投注有關,如果類股成交量很小養一個分析師是虧錢,就要一個人兼很多產業,相反電子股商機很大,就再細分上游下游等不同分析師.

3). 定期與大客戶交流,拿到他們內部評鑑,像富達/怡富/摩根/坦伯頓/施羅德/Capital/新加坡政府基金/HSBC等,他們定期內部--由高階策略 師+資深資金分配師+基金經理人+Taiwan Specialist+買方產業分析師+交易員共同評分,對來往券商作考評,依排名給業務,而影響分數最大的就是台灣專家的基金經理人與產業分析師.

基金公司對券商處分,--券商分析師喊錯了,輕的口頭抱怨,寫信存證,連連犯錯,就使出殺手鐧---停單一陣子處分.這次她喊錯了,但過去成功多於失誤,沒有人百分之百正確,程多次得獎,並且長達十年以上,決不是可以混十多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附.媒體報導外資券商分析師評比結果:
1)
Asia Money.亞元雜誌
2004.12.29 工商.(Asia Money
亞元雜誌)票選台灣最佳外資券商分析師已出爐,由港商里昂證券鄭名凱、港商德意志證券李宜家、美商美林證券的程淑芬包辦前三名。 .....
外資金融天后程淑芬,隨著台灣金融產業能見度水漲船高,看金融股和面板股的分析師,已然成為國際機構投資人詢問度最高的分析師,.....程淑芬在保險業 排名仍穩住首位,.亞太區半導體產業前三名分別為里昂證券鄭名凱、花旗美邦證券陸行之、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證庫瑪 (Asis Kumar),摩根大通證券夏鮑文(Bhavin Shah)則掉到第八名;...


2)II.(Institutional Investor機構投資人雜誌)2008-05-09-- 工商--2008年機構投資人雜誌(Institutional Investor)票選結果出爐,排名大致上與去年差不多,陸行之、金文衡、程淑芬分別拿下亞太區半導體產業、亞太區下游硬體製造產業、台灣區最佳分析師 的殊榮。 去年拿下台灣區最佳分析師、所率領團隊也同步奪冠的金文衡,今年在台灣區最佳分析師排名方面以1分小輸給美商美林證券程淑芬...台灣區研究部方面,團體 獎前三名分別為花旗瑞銀高盛;個人排名前三名分別為程淑芬金文衡陸行之。  
總 體來說,今年排名出現較大落差者包括:摩根士丹利證券亞太區下游硬體製造產業團隊排名從去年的第3名調到第11名;由程淑芬帶頭的美林證券在台灣區研究團 隊排名從去年的第8名竄升至第4名;蘇廷翰里昂證台灣區研究團隊,排名從去年的第2名略退至第5名。

+++++++++++++++++++++++++++++++++++++++++++++++++++++
II.外資所謂買方與賣方--什麼是買方?什麼是賣方?

1.我記得剛接外資券商部門時,1992~3年間,蘇格蘭老闆回答我的疑惑?
1)為什麼券商叫Sellside?
他 說,因為我們賣--股票的故事(-賺錢--會漲或會跌的故事--sell some stories to buyers)給資金管理者(共同基金/退休基金/冒險基金等...),
他們如果買我們的故事,給我們生意,下單給我們--可能買或賣,最好賣掉舊部位換 新部位,(賺兩趟),所以客戶他們就叫Buyside.
簡單說券商是Sellside,投信/退休基金與壽險等是Buyside.
(我大部分在Sellside,大約兩年在Buyside)


在台外資賣方--券商大約有十家,
媒體上講外資降評升評,調整目標價應該都是那十家左右券商,

2)台股買方外資--共同基金/壽險/退休基金/冒險基金/主權基金/各類ETF等--總計可能有千家.
像國內的Buy-side法人--群益,元大,怡富,匯豐,保德信等投信.
每天統計外資買賣表,指的是全世界一千多家各類基金(買方為主)--買賣台股各個別股得匯總表;絕不是單一家,也絕不是賣方的券商自己的進出,(也有自營資金,但那相對少..)
以國內為說明,如出報告的是群益或元大金證券(Sell-side),
透過他們下單的法人可能是國壽新壽或怡富投信或匯豐投信(Buy-side).....等,
出報告的券商,與真正下單的投信壽險客戶是兩碼子事.,
 
台灣散戶常常混在一起,媒體常常搞混就顯得很無知了.

2.台灣媒體另一個無知是搞不清楚摩根大通,摩根史丹利與摩根資本市場指數,
1)摩根真正本家是摩根銀行,後來摩根與大通合併,大通合併前,吃下怡富母公司富林明,所以摩根美國叫摩根大通,台灣這幾年叫摩根富林明.

2)摩根史丹利是1930年大蕭條,改革金融體系,將投銀分拆出去時,被摩根分拆出的.因此,大摩指的如果是老牌應該是摩根大通,不信看百年老店還享有道瓊成分股金字招牌的,不是摩根史丹利,而是摩根大通.
3)至於摩根資本市場指數是摩根史丹利與資本(Capital:世界前5大資金管理公司)合資設立,是獨立編制指數單位,很多媒體提到MSCI指數,常常說這是大摩指數,
它們完全不知道有CI--資本國際這個公司也是大股東.
MSCI是獨立於摩根史丹利.
-------------
3.媒體炒作外資投資論壇題材,短線推波助瀾效果:
(2009年-3/17)外資券商美林年度科技論壇在3/17~19
舉辦,有心的作手,當然會利用無知的媒體,引誘後知的散戶入彀,以便先知大股東與作手的吹牛嘎空股下車,股市叢林爾虞我詐,小飆股又到紅包行情衝鋒收割期,投資人如何看待外資科技論壇與媒體上外資分析師升降評等與目標價調整?
(還記得去年外資舉辦的論壇,多以新總統--台股中國聯結打敗世界經濟衰退為主題,多家還喊出和平紅利,股市上萬點,當時在營建資股頂峰,全力看好營建資產股,還記得嗎?--可查閱預言家與水晶球--最典型如下:

08年4/23
時報-戎鵬丞-里昂..蘇廷翰仍鍾情於資產族群,強調最看好台肥  和中華電豐富的土地資產,以及可望受惠於商用不動產市場的保險族群,將新光金  加入里昂台股投資組合名單中...
08年6/7時報-營建資產.,昨(6)被摩根大通研究主管賴以哲---大舉喊進,首選鄉林台肥....
09年-2/6(中央社葉代芝)里昂:07年預售屋今年底 前陸續交屋,.預估下半年修正更顯著;今年房價修正幅度約25%至40%, 房市..2010年底前才觸底.. 下調評等:長虹 降「低於大盤」華固 和遠雄 降至賣出.
評:09年2月6日:回去看台灣選舉前後,里昂全力看好的營建資產股(信義房屋目標價200),在大跌60%~80%後,終於下調ˊ評等,....別忘他們多頭時是啦啦隊,大跌空頭市場是踹踹隊,越跌越踹,陷入杜氏恐慌陷阱...)

可見世界經濟大趨勢,不會因外資論壇就改變,外資絕大多數,充其量只是啦啦隊或踹踹隊.好像老人溜狗,狗狗或許短期內,會跑得離人遠遠的,最後狗狗總是會回到老人的身邊.
------------------------------------------------------------------------------------------------------III.外資券商的業務活動與媒體:

1.年度行禮如儀的定期大拜拜,被媒體堵到,敷衍幾句,被有心媒體與相關作手拿來興風作浪--
通常外資券商為服務買方客戶,每年有兩次大拜拜(才能收錢)
每家公司時間不同,但分析師與戰將挖來挖去,後來服務架構都差不多,

1)通常上半年3~5月間,外資基金經理人,每年寒冬過後,春暖花開,開始幹活,投資亞洲的基金經理人(Buyside),要到亞洲實地訪視公司,看公司決定續持或換股,一定也要寫訪視投資報告交差,
券商(Sellside)則扮演接待與安排行程角色,安排客戶大家一起來,幾百個基金經理人不用車舟勞頓,為方便他們一次看個夠,

上市公司也不用重複講幾百次,於是形成一年一度的春天-行禮如儀的外資大拜拜(台灣投信法人也搭便車,報告全程使用英文,.)...不必太大驚小怪,....,

通常在亞洲辦投資論壇,從世界到亞洲投資人可能300~400多人不 等,
一次邀50~100家上市公司來報告,
邀的公司大約要1~2個月作業期,通常前瞻性不足,
一部分是大家都有也關心的核心持股,剩下多是追逐當時流行的.

大客戶另安排一對一.通常3~5天,而且亞洲整體整合,例如科技股整合台韓-有時台北有時首爾召開.中概股--整 合台股中概+港股+中股,在港或滬或北京等輪流召開,
東南亞整合可能新加坡,吉隆坡,或曼谷或普吉島等輪流召開......行程整合,
典型如下:台北 3~4天,接著飛香港或上海3~5天,接著新加坡3~5天,
資深負責多市場較累,資淺看自己負責市場與產業,........這次美林科技....

沒主辦的外資券商也沒閒著,要有報告,也要跟客戶擠時間,找到飯店,在場外時間堵客戶,
見見一年一次的遠方客戶.
(見面三分情,以前我在外資,自己主辦時,行程一定包括娛樂,緊湊地不要讓其它外資有太多機會;相反的,別人主辦時,一定要我的人,包括我自己,主動熱情邀約,必要時,到飯店大廳去站崗賭人.......)

因 為基金經理人回去歐美都要完成訪視報告,外資分析師也都在開會前,努力向上市公司挖資料寫報告,

以前我都戲稱是大家舉行--作文比賽.比較大咖的外資可享有優 先與上市公司一對一對談的機會.找政治人物或財經首長,也不必大驚小怪,那像蛋糕上的(icing on the cake)---互相取暖用.
上市公司通常不會有驚人之舉,如果有也要立即對所有投資人公告,否則就觸法,......

台灣許多無知媒體,守在場外,抓個人,拿篇例行作文比賽報告,如獲至寶,用放大鏡用頭條處理,
投資人盲目跟著一頭熱衝衝衝!
急漲後有些外資乾脆逢高調節一些,投資散戶買了就套,於是開始怪外資不準,說外資坑人!

其實投資人冷靜想一想,3~400位來自--美英歐日港星的客戶,來前吃住行娛樂安排,
分析師報告準備,上市公司老闆來報告安排聯繫與協助準備內容,
以及報告公司最新資訊最漂亮宣傳品(有時還有精緻小紀念品).
也要盯公司高層主講人,早期常常要協助新上市公司主講人潤飾報告內容,
還幫忙做多次Rehearsal與矯正英文口音,
-最後要多次緊盯確認50~100家主講人出席,行程不能出錯,書面備份要夠.

當下,長年電話或網路分隔兩端的客戶,多半是一年見1次面的遠方客戶(分析師見2~3次),
終於到台北來時,要全神貫注熱情接待(通常倫敦紐約當地營業員也會陪同),
全力服伺好這3~400位客戶,有時這見面三分情的感受,當下的重要性不比報告差,.....
通常送走最後一批客戶,整個人癱了,要連睡24小時.

試著想一想,你如果是外資,在這時候忙得焦頭爛額,誰還有時間去注意台灣媒體操作???
這時說--說外資藉投資說明會坑人!說外資不準!
說的人大概不知上述外資的運作流程吧!
----------------------------------------------------------------------
3/9 工商─美林證本月17至19日在台北舉行年度投資論壇,報名出席人數已暴衝逾400人;加上 總統馬英九、金管會主委陳、證交所董事長薛琦、科技業大老台積電執行長蔡力行、宏達電執行長周永明均親自出席,外資月中齊聚台北。今年美林證券投資論壇嗅到濃濃的「科技味」,過去幾年與會比重非常高的非科技廠商,今年則僅有38家、佔所有117家廠商32%,
..............................................................................................

2).另一次,通常是外資休完夏天長假,10月財報公告前後,
,約10月,在紐約,或波士頓或倫敦歐美地召開,一樣地,幾百個基金經理人群集紐約或倫敦或波士頓一週,從所有亞洲上市公司挑選邀幾十家老闆或經理人來報告,重要客戶一樣有一對一訪談.
以前服務公司,通常有兩次,一次夏天蘇格蘭愛丁堡風和日麗時有原物料投資論壇(澳洲南非分公司主辦),十月在紐約有亞洲投資人論壇.我在歌劇魅影音樂劇文章提到,陪台灣上市公司老闆或CEO或CFO看紐約百老匯歌劇,一大部分就是這種場合.

通常在紐約舉辦,比亞洲辦得更具挑戰性,主講者呼嚨,老外如不滿意,會更直接反映,更不給情面,
同 樣要做功課,分析師要作文比賽;我們也要協助上市公司高層做好報告給外資經理人的內容,練習他們的英文發音,而且找了Q&A--模擬問題與題庫.

這是上市公司的國際財務行銷,許多公司的投資人已30%以上是外資,有些甚至50%以上.
應答得好,大退休基金持有10億元以上部位,長抱2~3年不會進進出出,
 對公司經營權穩定,與長遠不斷成長需求長期穩定資金,都有長遠好處.

像這類大拜拜,書面作文比賽報告一定要先準備好,同時也給國內投信,
如果傳好幾手,終於有心人把它傳到媒體,媒體作文章,也是看看就好.

3)大約是1994~5年,我舉辦了外資在台的第一個台灣投資論壇---

當時邀倫敦愛丁堡紐約波士頓香港東京新加坡客戶來台參加,當時電子股很少,
上市公司端得上國際台面的不多,所以請來公司免不了就是長榮/遠紡/台塑/台泥/國賓/東元/國壽/新壽/三商銀/東鋼/國產實業/統一//遠百/三商行/台達電/華通等等.
科學園區必訪,聯電/台揚/宏基/神通/致幅/全友(有些公司現在已幾乎消失)..是當時必訪,後來續辦,訪台積電-張忠謀親自接待.
看中鋼要拉到高雄,我還帶外資繞去台南去看統一和統一實,順便看安平古堡/赤崁樓,
英美外資,當時對荷蘭人向鄭成功跪著受降塑像,有些不以為然,令我印象深刻.

(像我看到越南人的文宣品---宣稱他們打敗世界兩強--美國與中國一樣的感覺....)

那時候,倫敦愛丁堡紐約外資,常常向我抱怨,台股常常1~3月飛漲,
他們沒跟上車,一直觀望,..
等到他們終於下決心買,3月多,下場買,買後沒幾週,
4月中下旬,
股市大反轉,他們就套住.,一套就很久....
不只一個外資客戶向我抱怨,所以,從那時起,我就發現這個現象見牛年台股紅包資金行情吹衝鋒號
---------------------------------------------------------------------------------------------------

2.月營收,季法說會,季報,半年報,年報與公布前後的作文比賽,和預言家事前-公布水晶球內容大賽

台灣所有上市上櫃公司,依法定期公布下列財務資料,券商分析師要預測及因應調整.比預期好調上,反之調下,有些趕在公布前,先預測搶當半仙......

---每月10日前必須依法公告上月營收,
---台灣大型國際級公司,每季結束下個月,就會召開國內外投資人說明會,會中公告上季財報,
---每年4月底10月底前,所有上市櫃公司,必須依法公告年報季報等相關財報(含上季),
---- 最離譜是上年10月公告後,次年4月底前才再公開財報,.這六個月財報空窗期,上市公司大股東有內線資料,其他投資人被蒙上眼睛,大股東睜大眼與被蒙 上眼睛的其他投資人對打,最後輸贏早已成定局.大股東吃香喝辣,小散戶如果不貪心,跟著大股東(主利通常可直達大股東,或者大股東通常是地下大主力)反市 場操作,也許可喝喝湯.
--在上市公司,是外資分析師報告內容主要提供者的生態下,尤其是否掌握新產品進度,新客戶新訂單進度等(會讓股價跳空連連的資訊),這是要比賽誰跟上市公司高層或內線人關係熟,誰的消息較靈通.所以,很多分析師成上市公司傳聲筒,或是外圍,兩者有時有水幫魚效果.
不過,大部分分析師沒有特別關係,用功一點從跨國上下游去比對,有些獨立看法,大部份拿財報或剛公告資料,玩數字拼圖遊戲(Crunch the numbers;Torture the numbers....)
(不管多新都已是歷史...股價通常反應一大部分,像拿後視鏡開車),
多頭時,需要個觸媒,分析師因為上述各個財報資料公布更新,例行調整評等與目標價.就成媒體與主利興風作浪的藉口觸媒.
----------------------------------------------------------------------------------------------------------------

3.分析師作上述目標價調整時,常常在多頭頂峰有恐慌趕頂,及空頭恐慌趕底現像,去年前年例子,
預言家/水晶球早已不勝枚舉,常常一致性羊群現象發生,盤勢就反轉,...
例如去年總統選舉後,幾乎一致性看好上萬點,結果...............
以及過去5個月分析師一致恐慌踹股價到股底時,股價就大反轉的杜氏恐慌陷阱---
,例如台積/矽品/華碩/華固/國泰金/....
股市像酒鬼,聽到好消息哭,聽到壞消息笑//3/4新的杜氏恐慌陷阱驗證-國泰金-(股市或個股--崩跌末跌段恐慌急跌加速趕底後,要避開反轉前的杜氏陷阱)-
本質上,比較像我多次提到---多頭時,像啦啦隊,空頭時像踹踹隊.

4.發ECB或GDR,參加承銷團的作文比賽----這種報告,看到時,大部分可以拿去丟到垃圾桶,..
極端的,像網通泡沫時,花旗高盛摩根都因為IPO--上市賣網通股,為推初次上市網通股,寫誇張欺騙報告,官司纏身,最後賠幾億到幾十億美元了事.(我以前英國老闆與我們私下戲稱這種報告的暗語--Crap..)

5..不定期就專題專訪公司或公司訪各世界金融中心的基金法人(房產熱訪房產地基/傳產熱訪傳產---),但過去5~10年最流行中國熱,
當時,大約有5年以上,我每年帶團訪中國台商.
參加者除港星基金經理人,通常還有台灣主要壽險公司投資長,或資深投資經理人,
或上市公司第二代,或高層,或操盤人,或投信基金經人,研究員.....
較盛大的,一定也出研究報告,必要時,我們分析師也先到公司拜訪.......
有一年到中國訪鴻海較特別,2008年11月15日舊文,分享如下:
---------------------------------------------------------------------------------------------------------------------
6.附.(11/15)TSMC/Auo/Spil/奇美/仁寶/華碩/宏基/宏達電/聯發科...等一流企業,上月底前,就都公佈財報,且召開法說會,回答相 關問題,並展望下季,不是只有上季才這樣做,上述那些企業是每一季底的下個月,不論好或壞都固定召開.今天是幾月幾號? 11月15日,鴻海落後大家3~4 個星期才公布資料,而沒有定期法說會回答大家問題,且公布是因股價跌太深為打擊謠言,不是每季固定讓大家知道,所以常讀我部落格的人,回想一下,在鴻海 200元以上時,我不斷重複外資法人對它的看法,
其中最大的憂心就是財務透明度極差,連帶對它報表可信度就會打問號?現在已是電腦化網路時代,上述那些跨 國企業老早就把報表結出,沒有人拖那麼久?公不公布還看企業高興與需要,而不是因應廣大投資人的應有需求!!??
大約1991年,第一次帶外資拜訪鴻海,郭董還像典型台灣中小企業老闆,熱誠積極,他主動表達他想走向國際化,希望與我們更進一步往來,公司也願接 待外資參訪.在那年代是很先進想法.
由於當時台北辦公室離我公司走路只要5分鐘,所以它幾乎是我們安排外資訪台必看的電子樣板公司,外資通常必訪台積電,從新竹參訪2~3家返 北,趕土城,時間很緊(土城工業區看起來很像,找鴻海還經常迷路),
所以外資如不堅持看工廠,我們不到土城,就在台北辦公室.這麼多年下來,相關部門的人,就有些瞭解.其間,也曾有幾次景氣低迷,市 場謠傳財務吃緊.
郭董最大成功,就是10多年前大規模布局中國,公司從此發展越來越快,越來越大,文化也有些許變化,
舉個例子,大約1997~1998年間,鴻海財務主管來電,告訴我,他們深圳廠完工後運作很順利,可以供法人參訪,他通知4~5家劵商,誰籌組最好就給誰主辦(規劃主行程),時間剩一個月.注意:他們開始依其所需主導.
後來我用了一些香港老外老闆教我的小技巧,那次我帶了台灣30~40多位國內投資機構與幾位上市公司高級主管與操盤人,與10~20多家香港新加坡外資法人,殺到深廠 參觀,
到了,發現其它外資也來參予盛會,但多半只帶1~2個客戶,台灣劵商也有2~3團也來,每團最多十幾位,團員多是投信壽險資淺研究員,
而他們的老闆 --投資長,投資主管都跟著我,為什麼?這個秘密以後再揭開.
我們同時也參觀台達電寶成正新等,也到上海蘇州等,看了仁寶和成統一永大等.....
印象最深的還是 鴻海的數倍大規模擴充,那時想著,哪來那麼多訂單?後來知道答案,因為他善用低製造成本優勢,其他老3或老4以下都被他打死了.
以後我的學長加入鴻海--他的背景是投銀併購,我當時預言,鴻海開始要用併購加速成長,順便玩一些投銀Arbitrage PER 遊戲,其後幾年也看到了相關發展.
近20年長期觀察鴻海,景氣總有高高低低,鴻海度過景氣低迷後,總把別人擠出市場,更茁壯,鴻海也經歷幾次成長大轉折拓展新產品線,其中利用中國低 製造成本擴大市占策略最成功.過去它的股價,因此創台股記錄.

但 投資股票是看未來.它過去Business Model--Low Cost+Max Market Share似乎達瓶頸,
產品下一步-NB,面臨廣達/仁寶/緯創/華擎強烈抵制,.....
它畫下新大餅---電影/生技/軟體/晶圓代工.....又有失焦之 虞,這才是股價不振原因.
法人對它的一般印象,可查我過去評論,
這次大概是它成立來最大的挑戰,也許財務透明度可再加強,長線發展策略可再說明更清楚些.
 最近又有一位很優秀資深,具矽谷科技背景加策略規劃的朋友加入鴻海團隊,
我也在觀察,這對鴻海長遠發展的意義.如果鴻海有新的,不失焦的成長動力,那這個 股價才更有吸引力.


否則,就是跌深反彈,隨大勢浮沉,他用來灌業績的小雞,會比控股公司更有潛力.

+++++++++++++++++++++++++++++++++++++++++++++++
IV.外資券商從業人員因應空頭市場與最終生涯轉換:
2/8--JL談外資故事:從程淑芬-美林十年的檯柱離開美林談外資故事
1.空頭市場生涯管理-陪你等天亮,我們最終會等到天亮, 那時你還醒著,並且有力氣大幹一場.

日昨在美林十年的檯柱程淑芬離 開美林,近期,也有幾位投資老手的老朋友離開很多年工作職場,也有老友從中國轉回台.
 前幾天M網友,分享他要離開半導體廠前,他的直屬老闆-業務副總慰留他 的對話,與前後的心情--主要為了他的小孩.觸發我談談許多年,不便為外人道的故事,
這些在以後大多空頭循環中,或可為一部人參考.M大感嘆與程淑芬的變化,幾年後回頭看,都是大空頭市場插曲,
以下是我的建言:
1)如我當時白人老闆看過N次大空頭所說,企業與個人在大空頭都會有一定壓力,管理的好,去蕪留菁,作不好,劣幣驅逐良幣,
2)企業裁員時要考慮,當景氣大好再來時,留下的核心種子,是否能像變形金剛,迅速掌握商機.....
3)年輕點的新手,我建議要多沉著多沉潛,因為滾石不生苔,戲棚下站久了才會是你的.
4)有些行業--如金融,多頭時都是透支--透支體力健康/透支親情友情/透支腦力知識---所有都加速折舊,大空頭--無薪假時,正好有些時間多陪家人一起共同活動,看幾年前就想看的電影,書,或上的課程;造訪幾年前就想一遊的景點....
5)在外商工作,壓力大的職場資深一點的人,當有第二個(或久盼後)寶寶出來,或者上一代到大病或死亡威脅大限,都是職場的第一個大挑戰,碰到大空頭時更加重,家人一定要全力支持,否則很容易面臨大挑戰.........
------------------------------------------------------------------------------------------------------------------
6)我們最終會等到天亮,那時你要醒著,並且有力氣大幹一場.
我在生活與藝術裏--有一首我擺了很久的歌----陪你等天亮
取其歌名用意----因為這個大黑暗還不知要多久,
我是樂觀派,我不相信黑夜無窮盡,我相信最後一定會天亮,
但在最黎明前最黑暗最恐慌,
不管,在與不在職場的網友-共勉----要沉住氣---
我們最終會等到天亮,那時你要醒著,並且有力氣大幹一場.
++++++++++++++++++++++++++++++++++++++++++++++++++++++
2.證券分析師生涯最終生涯轉換:
年輕時7~11,後期為維持生活品質轉買方或轉進上市公司的IR/財務部或投資部
1)十 多年前程剛入行,她大學是台大理工學院,留美碩士才轉商,
以我談台灣英文教育文章中的標準衡量,她算是 當時分析師中,
在台灣完成基礎教育,而英文說寫可以到國際水準的較少數,
因此出產率(英文報告數量)比其他分析師高,

雖剛進門,業務貢獻率相對出色---外國客戶 喜和她直接對談,
另因為她非常用心學市場面,而與Sale部門很熟,文章也因此常加入市場考量,
不像有些分析師報告談長篇大論的產業,一談股價就不食人間 煙火.

她的卓越表現,拼命三郎似的高生產率,自然把其他同事比下去,
更重要可能功高震新主,(她可很快可取而代之啊!),

可能因為這樣,她的直屬白人研究部主管對她考評很意外的差,
我 在與其溝通無效後,我直飛香港面見亞太研究部最大老闆,
力陳我的看法,........,
最後大老闆說:他最後只能作二選一決定:要她,或研究部主管(剛 上任).
當時情況下,他只能支持新任主管,不會支持分析師新手.
我只能用我的權限多給些紅利,但就一定留不住她.
我強調說:幾年後他一定會後悔他的決定.

我遺憾地告訴她大老闆的決定,勉勵她---只要是錘子,終有一天一定會露尖.
以後,她在職場有出色的表現....(如上述AM與II評比).

幾年後,除分析師外,看到當時啟用與訓練的新人,在國外專業雜誌,
分別得到最佳或次佳,Sale或Sale Trader,還是覺得與有榮焉.
2)程淑芬工作職責,也一樣要7~11,而去年她剛有小孩,
當時想起我自己經驗,就頻頻為她捏把冷汗.
以她個性,她拼命三郎似的必無法兼顧小孩,
而我覺得她是喜歡小孩的母親.
老公小孩可能常常倚門等待.換言之,程的轉換跑道指日可待.

業界來說,長期難以兼顧,很多人因此轉入Buy-side--,外資投信或冒險基金或私募基金.
也有轉入上市公司(如華碩....光寶....聯電...),...程的轉換跑道,我不意外.

++++++++++++++++++++++++++++++++++++++++++++++++++++++++++++++++

MikeHsu於2009/02/08 回應 ------很喜歡這篇文章,事實上,如果有對一般人最有用的文章,我想這篇會是前三:管理的好,去蕪留菁,作不好,劣幣驅逐良幣,
核心種子,是否能像變形金剛,迅述掌握商機.....(這兩句話,更讓我覺得選股票~事實上更重要的是選ceo)戲棚下站久了才會是你的.在外商工作,壓力大的職場資深一點的人,當有第二個(或久盼後)寶寶出來,或者上一代到大病或死亡威脅大限,都是職場的第一個大挑戰,碰到大空頭時更加重,家人一定要全力支持,否則很容易面臨大挑戰
---這幾個都是要經驗+時間+一定的高度累積才能有的言論。。。在市場待的越久,越會有那種,有時候經驗是無法取代的感覺,而能夠提前知道,就節省時間+彎路。。。這,才是我最覺得重要的!因為時間買不回來。。。


oaoc.tw於2009/02/08  回應--年輕一點的新手,我建議要多沉著多沉潛,因為滾石不生苔,戲棚下站久了才會是你的.JL大哥的這句話很受用,但一般人工作不順 第一個想到的念頭就是開除老闆
cindy-travel於 2009/02/10回應「滾石不生苔,戲棚下站久了才會是你的」我對這句話也是心有戚戚焉。想到以前待過的工作單位,當時跟我同進去的同事,她一直留在原在單位升上主管, 我中間換了幾個工作,反而不如她。所以,不管換工作或辭職,都要三思而行。



ch於2009/02/09回應--沒主辦的外資券商也沒閒著,要有報告,也要跟客戶擠時間,找到飯店,在場外時間堵客戶,見見一年一次的遠方客戶.--我果然就是在各大夜店被劵商堵到阿! 哈哈哈...-原來版主還帶過sophia...對 我們客戶來說,Sophia本來就是個很用心的人.是少數我們可以一通電話找的到的台灣research head. 也是少數研究部主管可以在我們面前誠實告訴我們她每個分析師的優缺點. 到台灣拜訪公司時,連司機先生都很稱讚她.聽說她如果沒有陪同客戶,一定坐在前座.很有禮貌也親切. 我剛cover台股時也是給我鼓勵許多.本來上星期三就應該maternity leave回來, 沒想到離職了.希望她一切順利. - im700b40mi-
小明2009/02/09  回應---這兩天剛好看了楊應超的新書  外資分析師的確是很辛苦 外面的人無法知道整體外資工作流程 也許版大可藉次機會 說明一下
只 是台灣媒體 ..做文章對於其報告 也只報目標價 很少針對報告的思考邏輯做分析---

學習中2009/03/17--原來不是外資坑殺散戶,而是媒體和主力坑殺散戶,媒體大人呀  你坑殺股民也就算了  別沆殺人民呀//從  J大的文章 看到投資學  社會學 人性 心理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